對于沒有參加過GMAT考試的盆友們來說,小編相信很多人都是次聽說GMAT邏輯推理,那么這樣的同學對于南京GMAT邏輯試題的了解肯定是不多的,接下來小編就專業解析一下GMAT邏輯推理,小編從概念、結構、規律、原則、分類和常見錯誤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講解,求圍觀! 一、GMAT邏輯推理的概念。 1、GMAT邏輯推理的定義。 人類的思維是通過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形式抽象地反映對象世界。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屬性的思維形式;判斷是對事物情況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維形式;而推理則是根據一個或一些判斷得出另一個判斷的思維過程。 2、GMAT邏輯推理的結構。 推理由前提、結論和推理形式構成。前提是已知的判斷,是整個推理的出發點,通常叫做推進的根據或理由。結論是推理所引出的新判斷,是推理的目的和結果。 3、GMAT邏輯推理的形式。 如果將例(1) 或例(2) 這兩個具體的推理內容抽出,就可以分別得到下面兩個推理形式: 推理形式(1) :如果p ,那么q。 非q 所以,非p 推理形式(2) : S1是P S2是P S3是P S1、S2、S3都是S 所以,所有的S是P 在推理形式(1) 中,我們用“p ”、“q ”這兩個判斷變項,分別代替兩個具體判斷;在推理形式(2) 中,我們用“S1”、“S2”、“S3”、“S ”與“P ”這些概念變項,分別代替五個具體概念。 二、GMAT邏輯推理的考察內容 1、GMAT邏輯推理的考察原則。 1)相關性原則:正確的選項必然與原文有關。有些看起來好像是明顯的錯誤或非常放荒唐的選項,如果與原文的相關性 明顯,就有可能是 佳答案。 2)邏輯合法性原則:邏輯上,有時即使前提不正確,也可能導出正確的結論。因此,要先判斷結論,再看前提。 3)傻瓜原則:看到一個結論自然反映出的字面信息,就是此結論成立的必然條件,而不必考慮充分性。 4)集合論原則:原文與 佳選項之間必然有一個交集,但不要求原文包含或被包含于 佳選項中的信息。 2、GMAT邏輯推理的考察規律。 1)同一律: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思想須和自身持同一。同一律有兩個基本要求: ,在同一思維中須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則,就會犯“混淆概念”或“偷換概念”的錯誤。 第二,在同一思維過程中須持論題自身的同一,否則,就會犯“轉移論題”或“偷換論題”的錯誤。 2)不矛盾律:不矛盾律是指兩個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對的判斷不同真,必有一假。兩個判斷互相矛盾,是指它們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兩個判斷互相反對,是指它們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3)排中律:排中律是指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要求對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不能都否定,必須肯定其中的一個。否則,就會犯“兩不可”的錯誤。 第二,對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不能同時都肯定,也不能同時都否定。同時都肯定,要犯“自相矛盾”的錯誤;同時都否定,要犯“兩不可”的錯誤。 第三,對兩個互相反對的判斷,不能同時都肯定,可以同時都否定。同時都肯定則違反不矛盾律,犯“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 三、GMAT邏輯推理的衍生題型 GMAT邏輯推理根據邏輯關系不同可能衍生出不同的GMAT邏輯試題,每一種題型代表一種邏輯推理關系。 1、邏輯推理模型圖。 2、邏輯推理關系解讀。 A:題干中提到的條件,方法; B:題干中提到的由A引起的結論,目的; A1:削弱關系,A1能夠減弱原文的邏輯關系。對應題型為削弱題,分為否定關聯,他因導致,尋找差異三個小類別; A2:A2為AB關系之間的橋梁,加入之后能夠使AB的邏輯關系加完美,對應的題型為加強,填空therefore型以及評價型; A3:A3是AB之間的補充,原文中的條件A和結論B相互矛盾,而A3則是解釋了這種矛盾,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對應解釋型以及填空but型; A4:AB邏輯關系的必要條件,即為邏輯關系的成立提供一個前提條件,沒有這個條件A4原文的邏輯關系不成立。對應題型為假設題; C:對AB邏輯關系的總結歸納以及推斷。對應的題型為歸納題以及填空題中的填結論題目。 四、邏輯推理解題技巧 1、GMAT邏輯推理正確的思維方法是巧取的必由之路。 在解決GMAT考試邏輯推理題的過程中,我們的唯一目的就是去尋求一個使結論成立的可能性增大或減少的,而非必須要去尋求一個使結論必然成立的。 2、合理的GMAT邏輯推理解題步驟是縮短解題時間的有效方法。 1)讀題干:在閱讀短文以前先閱讀題干,從題干中獲得有用的線索,另外還需要考生通過閱讀題干能夠預測在閱讀過程中要尋找什么內容及思考什么內容。 2)讀短文:當閱讀短文的時候,考生需要假定短文中所出現的所有前提都是事實,多數短文通常由前提與結論構成,結論在短文中出現的位置并不總是一致。如 果你還沒有對短文的意思理解透徹,那么這時一個 為理智有效的辦法就是先找出結論,之后在試著逐步分析從前提到結論的推理過程。 3)讀選項:完成以上兩步驟之后,也可以說你已經完成了一大半的任務,剩下的就是對 佳與次優進行識別和排除。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