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立學院逐步引起中國學生的關注,關鍵在于英國公立學院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以期能夠在日趨激烈的國際教育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據了解,英國公立學院是政府投資的面向社區服務的教育機構。公立學院開設有高中課程、大學預科課程、大學銜接課程以及繼續教育課程等。早在20年前,英國公立學院即面向中國、日本、韓國等英語非母語國家學生開設大學預科。但是,隨著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英國大學紛紛與國際教育集團合作創辦國際學院,共同開展大學預科教育,使得英國公立學院國際學生數量一落千丈。 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英國公立大學首先進行了學制改革。按照英國相關法律規定,國際學生只有申請每周15小時以上的課程學習才能申請學生簽證。因此,大多數英國國際學院每周上課時間只設定15小時。不過,英國公立學院則將面向英語非母語國家學生的每周課時調整為24至26小時。劍橋公立學院有關負責人表示,英國學校每天上課時間通常從上午10時到下午1時,課余時間基本安排學生自學。但是,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學生似乎不會自學,因而學習成績很難達到進入英國優秀大學的條件。這與他們所在國家每周40小時課時設置不無關系。如此看來,亞洲學生學習差的原因不是沒有教好,而是沒有學好。所以,劍橋公立學院將每天的課時延長到5個小時,每周學習25小時。 據介紹,英國公立學院國際學生比例只有5%,甚至有的不足1%。這意味著中國學生入讀公立學院后,基本處于全英文的環境當中,并能夠與當地學生一起上課,了解英國文化。相反,國際學院預科課程大多建有獨立校園,只是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集中到一起進行大學預科學習。英國公立學院課時改革之后,國際學生的成績明顯提高:不少入學雅思5.5的學生,經過預科學習成績達到了7。2011年入讀英國公立學院大學預科的中國學生,60%被英國排名前20位的大學錄取。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