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在這個社會,扛得住真是太重要了。 作家余華說過:“中國年輕一輩人里面,很多優秀者,但很少能扛得了事的人。” 據報道,在去年10月2日,美國紐約大學的一名中國留學生于曼哈頓東村地鐵L線第一大道軌道(First Ave)站,在列車駛入站臺時的那瞬間,突然俯身跳了下去,被迎面而來的列車撞擊,當場身亡。 這名留學生是紐大本科一年級新生,今年剛滿18歲。案件細節還在證實中,已被證實為自殺,原因不明。 事發后,L線地鐵線路暫停服務。
隨后,紐約大學發言人貝克曼(John Beckman)2日立即發表聲明,稱該學生已于2日中午12時9分去世,并表示紐約大學有豐富的學生心理輔導資源,每周七天、每天24小時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幫助和支持。他說,校方鼓勵學生注意釋放壓力、排解消極情緒,并提醒學生多關心周圍環境、互幫互助。 這已經不是第一起中國留學生自殺案件了,每一個亡者,都是內心飽受掙扎的人。 畢竟留學,是一種嚴酷的修煉,扛下去的都是勇者。
2.在外人看來,留學美國都是光鮮亮麗的,多元化文化、世界頂尖教育、拿高含金量畢業證書、走向更美好的人生。但一路上卻崎嶇難行,讓人不得不背負太多。 在國外,發朋友圈也要忍受一些以前同學的揶揄,或羨慕,或忌妒,漸漸也變得不敢隨意暴露自己的近況了。 “留學而已,發朋友圈曬什么,不就是家里有錢?還不是在那里玩。”“國內教育也挺好的啊,你留學是為了干嘛?”“你在國外真瀟灑,好羨慕。” 同時也要承受家里給予的無限厚望,不得不重壓前行,努力奮戰,心理的包袱也在慢慢堆積,脆弱感無處不在,承受不住的最終結果就是慘劇的發生。 針對亞裔的心理健康問題,紐約大學做了許多相關研究,該校亞裔健康研究中心教授權西蒙娜(Simona C. Kwon,音譯) 曾表示,亞裔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很高,導致許多亞裔學生課業壓力大,留學生面臨文化沖擊時也易產生消極情緒,若沒有及時排解,可能造成心理疾病。
3.出國后,我快樂并痛苦著 我以為出國后,我會感受到自己對進入夢想學校的喜悅。沒想到,喜悅之下的重重壓力也隨之而來。 出國留學的我,被學業壓的痛苦不堪。 在面對母語為英語的教授授課時,我時常趕不上課時進度,不能迅速理解他的話,只能在課后艱難的補習著,同時瘋狂提高英語水平。 為了趕due,我熬了幾夜。疲憊的身子全靠咖啡因撐著,每到期末我的黑眼圈就不曾消退,身上剩余的精力仿佛被盡情壓榨,真的太疲憊了。 教授布置的這篇論文太難了,我在圖書館的幾天都熬到了晚上3點。 為了拿個A,我拼盡了全力!動輒百頁的報告,大大小小的quiz接踵而至。 本以為在國內我已經夠努力了,日日奮戰,考托福,考SAT,為了dream school耗盡心力,沒想到來到這里才算剛開始。 背負太多的你不必自責,挫折也只會是暫時的。那些殺不死你的,最終使你更加強大。
4.面對文化差異,我手足無措 在異國他鄉,文化差異像一道巨大的鴻溝,將我隔開。 我非常想多交幾個新朋友,在這里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 在外國感受的一些喜悅,一些美麗的風景,我非常想跟國內的好友分享,卻帶來的只是網絡上的些許點贊,和不冷不熱的回復,在這他國,我顯得有點孤獨。 我嘗試跟外國同學交流,融入當地人的社交生活。聊天卻發現get不到他們的笑點,只得跟著傻笑。聊的明星,電視劇也全然不一樣,挑不到能一起深入愉快聊天的話題。想表達觀點卻發現表達不當,或是別人不能準確理解我說的,導致我很難自如地跟他們聊天。 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社交溝通,法律法規,每一樣都跟國內完全不一樣,都得小心翼翼重新學起,稍有不慎,便是鬧出一個笑話讓人揶揄。 最初的幾天,巨大的水土不服讓我晚上無法入眠,隨著留學時間越久,越是變得想家。 留學生的生活,可真難啊! 我以為能找到本國留學生脫單,排解孤獨,沒想到受眾面也是如此之小,脫單竟比國內更困難。 家里時不時的打來電話,噓寒問暖,我只能忍住哭意,笑著對電話里說,校園里風光可好了,學業上也能應付的來,英語練的是越來越好了,錢也夠用,暫時不用打錢了。 打完卻默默流淚,想起再過不久就能畢業回家,心里不禁涌過一絲暖流。若是家人不理解,我想這才是最讓人難過的。
5.學業的繁重壓力,難以融入的本地圈子,無法言說的孤獨感,都會像一把把刀子,慢慢的朝我們身上刮過,最終讓我們傷痕累累,不堪重負。 要說讓我們最終堅持下去的原因,我想大概是家里的理解與支持。每當堅持不下去時,家里的一聲鼓勵就會讓我們重燃信念,最終千錘百煉,走向強大。 如果想哭,那就大聲發泄出來,哭完后的你同樣堅強。心理咨詢師也是你排憂解難的好幫手,沒有什么情緒是緩解不了的,生命卻只有一次。 每一個被留學這個殘酷修煉歷練出來的,都是能扛事的勇者。 如果有人問留學的意義是什么,那么,留學這個經歷本身,就是它的意義。這段經歷,賦予了我們面對種種痛苦所能堅持并面對它的勇氣,讓我們變成一個完全獨立的人。 (責任編輯:jasmine)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